2023年建廠百年之時,將實現總資產、總市值、總營收三個百億目標黃娜
嘉興甪里街70號,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根植在南湖畔的民豐,為中國造紙工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1923年,由著名愛國人士、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褚輔成創辦的禾豐造紙公司(后改民豐),比較初只造黃紙板(當時叫馬糞紙),全以稻草為原料,日產量只有12噸。
如今,民豐特紙已生產10多種特種紙,14條造紙生產線,國內首家研制開發卷煙紙、電容器紙、描圖紙等,擁有特種紙研發的核心技術和能力,在業內數一數二。
90歲的民豐在漫長的歲月中飽經風雨。紙業競爭日趨激烈,歷史沉疴負重如山。今年9月28日,計劃投資60億元、總用地規模680畝的民豐海鹽高新制造產業園破土動工,標志著民豐復興戰略邁出關鍵一步。
如何在重重挑戰中踏上新征程?“百年百億”戰略目標如何推進?老國企如何練好內功往市場化方向走?記者專訪了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盧衛偉。
造紙業第一次出現行業性虧損
民豐逆勢發展,半年報含金量很高
記者:從今年半年報來看,公司營收和利潤同比都有下滑,特別是利潤,同比減少49.6%,原因在哪里?
盧衛偉:是的,我們承認,這份半年報不漂亮,經濟效益不理想,但不得不說,含金量非常高。
如果關心造紙行業,就會發現,今年我國23個造紙類上市公司第一次出現行業性虧損。以往十多年擴張帶來產能過剩,引起的惡性競爭,去年開始逐步顯現。
民豐的銷量并沒有下降,反而略有上升,說明我們還是有整體競爭力的。但銷售收入下降了5%左右,主要因為降價,價格是市場競爭比較直接的結果。以描圖紙為例,民豐一年賣7500噸,原來賣2萬多元/噸,現在只有1.3萬元/噸,下降7000元/噸,其它紙種的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紙類價格都下降的情況下,半年還有869萬元的利潤,如果沒有公司內部運營方面管理水平的提升,虧損將不可避免。所以我說:數字不漂亮,但含金量很高。在這兒,我特別想感謝我的團隊和員工的辛苦付出!
另外補充一點,從2010年開始。四年里,民豐員工工資增資額就達到了6500萬元,企業蛋糕沒做大,工資增加,民豐真正是做到了以人為本,實現員工收入增長機制和社會增長水平、企業效率高低的有機結合。
投資60億元建設海鹽新廠區
希望通過搬遷,實現企業深層次改革
記者:在海鹽沈蕩建民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總投資 60億元人民幣,總用地規模 680畝,目前一期已經動工,建設初衷是什么?會給企業帶來什么改變?
盧衛偉:新區的動工,標志著民豐制造業基地搬遷的大幕拉開。一方面是響應政府有機更新的號召,我們就在南湖旁,要跟著政府規劃走;另外,作為企業自身發展,也沒有發展空間了,受限于環境容量指標,已經不允許在老廠區進行任何技術改造或擴產了,只能搬走。
以后生產線要全部遷移到海鹽,甪里街70號是我們的大本營,初步打算是總部,作為行政管理、銷售研發中心,還有造紙博物館形式的工業遺存,其他看城市有機更新的規劃和需要再確定。
海鹽剛剛動土,搬遷的工程很龐大,不僅僅是生產線的搬遷,也希望通過搬遷實現企業深層次改革,真正輕裝上陣。
我們的想法是,通過搬遷,實現三個目標:第一是實現裝備的進一步升級改造,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第二,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使企業能真正按照市場化機制運作;第三實現轉型升級,形成運營效率高、盈利能力強、管理先進、技術領先的特種紙示范工廠。
總之,民豐百年之際,將形成“一心兩區”的構架,以文化品牌為核心,把老區打造成總部經濟,作為行政管理、銷售研發中心、工業遺存;把新區打造成先進制造業基地。
背著歷史包袱的民企求轉型
今年首創“降焦減害”的卷煙紙
記者:民豐特紙是老牌民族企業,文化深厚,但歷史包袱也很重,如何進行轉型升級呢?
盧衛偉:實現轉型升級,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要改變觀念。作為市場經濟競爭主體,要讓企業適應激烈市場競爭,符合市場化規律運作。市場營銷是龍頭,要根據紙種不同,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
卷煙紙針對的是專賣體制下較為封閉的卷煙市場,民豐比較成功,國內占有率這兩年又恢復到行業第一。但卷煙紙只占40%左右的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描圖紙、格拉辛紙、醫用包裝紙、涂布紙、電容器紙等,這些都靠充分市場競爭。市場經濟比價格、比質量、比服務。
首先要控制成本,一部分成本是歷史性“包袱”,近千名內退員工,還要承擔2700多名退休員工的醫保,民豐有責任和義務來承擔,沒法改變。
這就要求在原輔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到產品交付整個過程中,更嚴格地控制成本。通過引入質量成本的概念,讓內外成本可視化,在控本上進行考核;在采購上,今年做了很多思路和方法上的調整。比如,在煤炭、木漿、化學用品等材料采購上,引入競爭機制來讓供應商競爭,我們才能拿到質優價廉的材料。
另外,技術創新,會給企業帶來實質性改變。企業一直很重視研發,從去年開始,又加大了研發投入,兩個發明專利將得到授權。比較近又成功開發了一款“降焦減害”的新產品,已通過用戶試驗,系國內首創,成本沒增加,但客戶很喜歡。今年又在研發機制、內部管理架構上做調整,形成了矩陣型的開發體系,要求研發產品和市場緊密結合,帶來銷量和經濟效益的雙增長。
品種繁多的特種紙仍是朝陽產業
將不斷引進醫用包裝紙等新品種
記者:您對國內造紙行業發展趨勢怎么看?未來產品結構會不會做調整?
盧衛偉:目前,造紙行業進入低速發展期,但特種紙仍然是朝陽行業。全球有15000多種特種紙,但同時能生產10多種特種紙的企業國內可能只有民豐一家。搬遷、改革,民豐之后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民豐將保存原有的特種紙品種,同時引進新紙種,爭取十年后,成為中國特種紙種類比較多、實力較強、技術較尖端的企業。
對卷煙紙行業,市場份額有限,要以技術領先來占有更多市場,尤其要加大出口市場的外銷力度,我們將在去年通過菲莫公司認證的基礎上,明年將申請英美煙草公司的認證,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其他特種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一些國內還沒怎么開發的紙類要大力發展,如醫用包裝紙等。
做大做精做強特種紙產業
民豐的戰略目標是“百年百億”
記者:2011年,民豐提出“百年百億”戰略目標,即在2023年,民豐建廠100周年之際,企業總資產、股票市值、年營收分別達100億元,目前完成得怎樣?可否談談民豐未來的發展思路。
盧衛偉:民豐未來發展還是圍繞“紙”做文章。一是做大做精做強特種紙產業;二是延伸特種紙產業鏈;三是不斷開發新紙種;四是對外適當收購兼并,在資本市場方面做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