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2014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完成營業收入19967.1億元,同比增長9.4%;利潤總額1563.7億元,同比增長8.6%。
1.圖書、報紙、期刊總印量和總印張數均呈下降趨勢
《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圖書總印數81.9億冊(張),降低1.5%;總印張704.3億印張,降低1.2%。全國報紙總印數463.9億份,降低3.8%;總印張1922.3億印張,降低8.4%。全國期刊總印數31.0億冊,降低5.4%;總印張183.6億印張,降低5.7%。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2014年,全國圖書、報紙、期刊總印量和總印張數均呈下降趨勢,訂單量的下降勢必對于出版物印刷企業造成影響,僧多粥少的局面會進一步加劇。
2.印刷復制行業營收增5.8%
《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黑白印刷產量3.2億令,較2013年降低3.0%;彩色印刷產量25.3億對開色令,降低1.2%;裝訂產量3.2億令,降低11.1%。全國印刷復制實現營業收入11740.2億元,較2013年增加645.2億元,增長5.8%;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58.8%,減少2.0個百分點。印刷復制行業利潤總額814.7億元,增長5.0%。
從以上可以看出,2014年全國黑白印刷、彩色印刷產量均有所下降。而在2013年,全國黑白印刷產量3.3億令,較2012年下降0.1%;彩色印刷產量25.6億對開色令,增長55.2%;裝訂產量3.6億令,增長22.1%。對比之下,我們發現2014年全國黑白印刷、彩色印刷產量下降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2014年,全國印刷復制實現營業收入占比雖然下滑了2個百分點,但依然能夠保持在58.8%的高位上,說明我國印刷復制在整個新聞出版產業中依然處于重要的支柱地位。
有一點值得警惕的是,2013年全國印刷復制實現營業收入11094.9億元,增長7.1%;利潤總額775.8億元,增長7.5%。利潤總額增長率高于營業收入。而在2014年,在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幅下降的基礎上,全國印刷復制的利潤總額的增長率已經低于營業收入。
3.印刷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增長
以2014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31家出版發行和印刷上市公司股市流通市值合計2601.8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加860.9億元,增長49.5%。其中,10家印刷上市公司股市流通市值合計701.9億元,較2013年增加142.8億元,增長25.5%;10家印刷上市公司股市總市值合計729.5億元,增加151.2億元,增長26.2%。與出版、發行上市公司相比,印刷上市公司股市的流通市值和總市值的增長率略低,但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的速度。
4.印刷產業園區仍待發展
依據21家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基地(園區)報送的數據匯總,上述基地(園區)2014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424.1億元,資產總額1368.1億元,利潤總額217.7億元。其中,遼寧國家印刷產業基地的營業收入已經超過100億元,排在所有園區的第3名,僅次于兩個數字出版園區。而西安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江西國家印刷包裝產業基地、上海金山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范園區等三家上報數據園區的營業收入尚不足50億元。
紙媒發展前景也很一般,倒閉的紙媒一家接著一家,然而人們已經沒有精力和時間去驚呼。在現有的互聯網格局下,紙媒想要自己做平臺已然不可能,除了少數國有媒體外,報紙已然是賠本生意,開拓電商、O2O除非少數有執行力、有本地優勢的都市報,其他都不具有這個能力。在撕裂的紙媒組織中,有員工認為應該依靠移動平臺,引來流量建立資訊基地,但領導仍自恃有內容優勢,并不理解分發平臺在以后的優勢,輕易就將員工的積累放棄。單單依靠資訊過活,移動資訊分發平臺,就是幾千家紙媒的最后活路了。
紙媒為何會這樣呢?
報紙,從誕生至今已經歷漫長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手抄新聞、新聞書到后來的周報、日報、都市報,報紙作為最有公信力的媒體之一,被受眾廣泛認可。然而,新媒體以其方便、快捷、隨時隨地分享的優勢,漸漸地滲入人們的生活,使得受眾接收信息的方式發生變化,新聞的傳播方式也因此改變。紙媒互動性、時效性弱
報紙從誕生之初,就作為一種單向傳播的媒介,被放在了一個“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者的位置。由于介質的局限性,其擔負的職責就僅是簡單的傳播作用,對于受眾的接受程度、反饋無從知曉,“我說什么你就聽什么”成為報紙的傳播模式。
但在當下海量信息鋪天蓋地和人們言論自由的時代,“你說什么我就聽什么”的灌輸式傳播顯然已失去人們的青睞。新媒體海量的信息加海量傳播、海量互動,這樣的介質與傳播方式無疑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傳播方式。
另外,新聞最講求的是時效性,新聞的戰爭是爭分奪秒的,誰搶占了報道先機,誰就成為新聞戰爭中的勝利者。報紙由于傳播介質的局限,當天發生的新聞往往要第二天才能見報,而新媒體則不存在這樣的局限性,當下發生的新聞當時就可以編輯后上網。這就對傳統報紙產生了巨大沖擊。
從經濟學的觀點出發,報紙的同質化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主要表現在報紙定位和新聞內容上。傳統媒體廣告中,電視增長6.5%,報紙下降7.5%,期刊增長7.5%,廣播增長9.6%,戶外增長2.0%。由此可見,報紙成為傳統媒體中廣告負增長的媒體。而互聯網廣告的發展,與傳統媒體的頹勢相比,卻是另一番景象。據艾瑞資訊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廣告核心數據顯示,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753.1億,增長了46.8%。
現如今,出版印刷行業的生產端越發艱難,而正值工業4.0的浪潮推進之時,出版物印刷企業則需要借勢從根本上進行轉型和創新改造。牽一發必動全身,人力資源配置的重構以及員工職業技能素質的提升可謂轉型步伐的重中之重。企業管理者的思維方式改變已不是唯一的要素,企業轉型,同樣需要員工——這一生產工作的執行角色的思想作出新的轉變。人力資源未來會更加精簡,人和設備的配合會更加標準。傳統出版印刷行業的同胞們,到底如何才能使行業重新散發光彩。自身的持續提升永遠是第一要務。只有從企業員工的生產觀念優化做起,印刷企業才能跟上甚至引領工業轉型的步伐!